
2015 年的一個晚上,在一個教練的聚會裡,其中一位創辦人 Bonnie Chan 向我提出一個問題:「Patrick,你認為視障人仕適合做教練嗎?」
我當時的想法是:「視障人仕雖然看不見,或許他們的聽覺會更加敏銳,訓練視障人仕成為教練,也是一個頗為創新的構想!」,在這個偶然的對話下,我們便始構思,籌劃,和相同理念的朋友分享這個構思和想法,最後,我們參與了社創基金 (SIE) 的計劃,在基金的支持下,我們成立了這個社企!
在成立的初期,我們很幸運,得到失明人仕協進會 (HKBU) 的支持和協助,引見了一批對教練學感興趣的朋友,最後經過幾輪的面試,我們最終找到十位視障朋友參與密集式的教練學 (Coaching) 培訓,讓他們成為本社企的首批視障教練!
起初成立這社企,我們本著的是傷健共融,社會創新的理念,期望透過教練學的人本發展精神,讓每一個人的潛能都得到最大的發揮。我們期望透過這個項目,展現視障人仕之潛能所在,期望引發社會大眾對「潛能二字」有一個全新的定義。
在傳統教育裡,我們較習慣直線的思維,往往對好壞,強弱有較明確的定義。一個人的缺陷,似乎就代表了他在某方面有所缺失,被限制,甚至不能勝任某些工作,然而這種社會標纖是否又握剎了一個人其他的可能性呢?
在過去參與視障教練的培訓中,我們看見的不是他們視力上的限制,而是他們對生命成長的那份熱情和信念,即使面對身體殘障的限制,也無阻他們活出精釆人生,擁抱生命無限可能性的那份人生態度。
在過去的六年裡,視障教練從學員變身到今天能獨當一面,為公眾及客戶,提供不同的教練培訓及啟導服務之角色,讓我十分欣慰,也令我見證了生命的無限可能性,對「潛能」有更深刻的體會!
我看著視障教練們能從過去的「受助者」變身成為今天的「助人自助者」,用一己的生命歷程,啟發他人,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,發揮自我,這個計劃不單為他們帶來生命上的改變,也向社會傳達了一個正面的訊息:「生命擁有無限的可能性,只要相信,便能看見!」
我期望視障教練們在社企的成長歷程,能給社會大眾作為一個參考和示範,在社企往後的發展及服務裡,為更多的殘障人仕提供潛能開發的培訓,為他們開發更多的發揮機會,為社會增添更多的正能面,推動傷健共融,實踐展能薈動的理念。